登入/註冊

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創始合夥人暨建築師

張瑪龍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建築博士
美國伊利諾大學建築碩士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建築學士
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創始合夥人
張瑪龍建築師事務所創始合夥人

任教於成功大學、雲林科技大學、樹德科技大學等校達20年,並曾任高雄市政府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委員、高雄市景觀總顧問團副總召集人,台東景觀總顧問。

事務所的作品廣泛而多元,涵蓋各種尺度及類型,關注永續發展、包括都市規畫設計等領域。建築作品刊登於各種國際媒體,榮獲多次台灣建築獎首獎、全球卓越建設獎首獎、IF獎、新加坡GOOD DESIGN獎、園冶獎、聯合國LivCom宜居城市獎等國內外知名獎項。

作品包括:高雄市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台南孔廟文化園區、高雄市紅毛港文化園區、北港文化中心、台南市圖書總館、屏東縣立圖書總館、國立故宮博物院國寶館、高雄市大港旋轉橋等。

【期待的理想居住環境及住宅樣貌】
我們事務所長期以公共性建築為主,早期並沒有做住宅建築,但我在蒐集building type做為演講資料時,看到考古學挖出的古代住宅,發現原來住宅才是最能反映當代性的建築類型,可從中研究人在該時代是怎麼生活的,而這影響我們開始去參與社會住宅設計,之後也陸續接了些豪宅的委託,這都是因為發現住宅是最能反應當代性的建築類型後。

那當代性是什麼?要怎麼去回應?我相信每位設計者都有自己的問題意識,必須意識到這問題跟社會性有多大的關聯,然後藉設計去回應,我很喜歡這樣的互動,也相信這是所有建築獎中最重要的一點。我目前不論是公共建築或私人建築,最關切的幾個課題,分別是永續,以及在少子化的過程中,住宅該怎麼去因應?舊房子怎麼藉由改建去融入環境?很期待看到回應這些課題的住宅。改建並不是指都更重建,我所謂的改建在中南部比較容易看到,譬如原本的單棟住宅或連棟住宅,怎麼被轉換改建後又繼續居住,這是現代建築應該面臨的挑戰。以我自己為例,以前自己的居住講求機能,但隨著年紀增長,機能物件開始被一個一個丟掉,現在是轉為精神性的居住環境,只要能滿足身、心、靈三件事,就是理想的居住環境。







Professional
Jury專業的評審委員會

評審委員會成員是一群由建築界的相關專業人士所組成,包含了建築師、學者及開發商等等,讓住宅建築獎可以擁有多元的視野與觀點。






View all
  • 江文淵

  • 郭英釗

  • 張瑪龍

  • 陳健章

  • 吳瑪悧

  • 張金鶚

  • 詹偉雄

  • 李芝瑜

  • 何黛雯

  • 陳宇進

  • 張匡逸

  • 賴人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