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23.Oct.2023
因地制宜創造建築的價值/決選評審 郭英釗建築師
第九屆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評審訪談
活動訊息


郭英釗建築師與張清華建築師於1999年,聯合開設九典建築師事務所至今,20多年來的核心價值從未改變,第一是重視建築美學,第二是實踐環境永續。台灣四面環海,必須面對颱風、地震及大陸板塊擠壓造成的地質脆弱問題,加上高密度、高齡化及高層化等,讓台灣建築師面對的挑戰特別嚴峻。而這次擔任評審,他期待看到在住宅建築這個類型上,建築師怎麼回應這些挑戰。




訪談時間:2023年9月11日
受訪:郭英釗/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創辦人暨主持建築師
採訪撰文:王進坤/台灣住宅建築獎協會秘書長


聆聽連結:https://reurl.cc/2El9dO

保持敏銳從日常找到設計線索
1959年出生於台南的他,兒時住在海安路旁的狹長街屋裡,當時台南建築以一至兩層為主,樹比房子還高,街屋內一層的前方是印刷兼裝訂工廠,除自家外二樓還住有另外兩戶,中間留有中庭,兼顧廚房、活動及採光,是空間的核心。彼此的關係緊密,常會玩耍在一起。小學時全家搬入鴨母寮市場旁的三層透天居住,他仍記得站在屋頂上環顧四周沒有任何建築遮擋,還能看到中央山脈的日出,這個經驗非常獨特,讓他瞭解創造體驗,是建築的重要功能。

當時鄰里會互相串門子,門外的巷弄街道就是小孩的遊戲場所,常與同年齡孩童一起打棒球玩投捕,不像現在要帶到特定場所才能放心讓孩子玩耍。可惜今日都市土地成本高昂,尤其台北跟新北,建案常跟周邊環境隔開像個孤島,又多以視覺為主來設計景觀,而非從小孩子的活動出發,加上動線及公共空間設置也常刻意區隔住戶碰面的機會,導致彼此不認識,其實鄰里熟識才能提升安全,若發生住戶跌倒或受傷意外,也才能第一時間知道該通報誰,建立社區意識。

與台南極為有緣的他,直到被派往澎湖當兵才真正離家,除強勁的季風外,七八十個人擠在一間木造兵營宿舍生活也讓他印象深刻,走道兩側展開的上下鋪,人身體的熱度會從四面八方輻射而來,讓他理解室內溫度及空氣品質的重要。今日在高密度、高濕度的台灣都市裡,夏天室內不用空調已不可能,但建築師仍應瞭解怎樣的溫濕度對人體最為舒適,並應在設計階段引入電腦模擬工具,讓建築更能順應基地的風向跟日照,盡量減少設備的耗能。他強調建築師應回歸到建築本質思考,為舒適及節能豎立標竿,來面對地球暖化的挑戰。

因地制宜創造價值
在美國求學及工作的體驗,讓他理解緯度及氣候環境對建築的影響,比如美國空氣及氣候乾燥偏冷,且沒有蚊子,因此人能放鬆的體驗自然環境,反觀台灣因蚊蟲在設計窗戶時定然要考慮紗窗的設置,與外部環境就有了隔閡。溫帶與台灣亞熱帶氣候也不同,在建築外殼上一個注重保暖,一個需考量通風散熱,他提醒同行要小心別將溫帶建築美學直接搬至台灣。再來,如洛杉磯落塵少,下雨後洗車場就沒有生意,反觀台灣雨後天晴洗車人會變多,故台灣建築的外觀要怎麼在日曬雨淋下,仍能保有整潔,也是設計需慎重考量之處。美國低密度的居住環境令他懷念,回台後他尋覓最終擇居住在碧湖旁,不僅能看到山林自然景觀,也有許多開放空間,讓生活跟自然能連繫在一起。

在建築產業中,業主的想法至關重要,對建設公司業主來說,建築是門生意,必須創造利潤,但建築師可試著透過創造價值來逐步改變業主的想法,而這仍取決於業主的信念,不過台灣在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業主的觀念是持續在進步的。公部門業主則靠競圖,建築師必須勇於參加來證明自己,若能堅持相信會吸引理念相近的業主,雖然艱辛但充滿樂趣。雖然台灣地狹人稠,但政府在擬定都市計畫時,也應有城鄉之別,而非齊頭式的容積跟建蔽,譬如宜蘭及雲林等地區,就要有自己特色的都市計畫,不然台灣城鄉風貌將無法建立層次,郊區及鄉村也會缺乏自己的風貌。

第九屆住宅獎報名表文件下載:連結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