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09.Sep.2023
鄭晃二/住宅研究是城市進步的出口
第三屆學生論文獎─評審專文
活動訊息


解決人類高密度集體居住所產生的問題,是城市文明進步的動力。住宅是人類最古老的建築類型,氣候,材料,文化等都會影響住宅的設計與建造。從考古遺址可以看出,早期文明對於高密度居住各有自己的對策;當人類因為灌溉與種植技術的發展,可以取得穩定的食物維持人口成長,再透過貿易以食物交換遠方的工具與物資,讓散居的聚落伴隨著經濟、武力與宗教信仰逐漸形成城市(註1)。




文:鄭晃二/淡江大學建築學系教授

第三屆學生論文獎徵件辦法:
https://traa.com.tw/Event/News/270

城市是文明也是安全保障的場所,人口則是生產與武力的來源,城市人口的安居自古以來是城市統治者(現代稱為治理者)的優先課題,管子在《權修》一文說道:「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栗」,有糧食、有人、有兵、有城,才可以保住地,這個「地」應該「國土」的概念。

要維持市民安心居住,除了武力與糧食之外,還需要有良好的空間秩序與基礎建設,城市居民必須很快找到方法,讓他們走出「人口擁擠造成的大混亂」(註2)。城市的環境不像農村聚落,可以在樹林野地做任何事情,大自然會進行「分解」,「修復」人類造成的影響。

大量人口在城市密集居住經過幾千年,經歷數十次大型傳染病之後,終人們於體認到市民不是因為得罪神明而惹禍,飲用水不乾淨以及沒有妥善汙水與垃圾,才是禍害的來源。說個故事,當代漫威超人用來擋子彈的紅披風,其實是來自中世紀歐洲貴族的傳統,同樣也是「個人防護設備」;話說中世紀城市沒有排水道,住在二樓的人們直接將「生活產出物」往窗外傾到,垂直接掉落大街上;這時附有頭罩的披風就可以用來保護貴族華麗的衣著與髮飾。

城裡的人們就在這樣的環境生活了幾百個世代,直到十九世紀英國有位公務員查德維克研究倫敦低收入住戶的居住環境,才找到解開城市傳染病的關鍵,從此「下水道」成為現代都市必備的基礎建設。進入二十世紀之後,伴隨著城市高度都市化而來的居住需求與複合性的社會、文化、經濟問題,住宅依舊是每座城市的重要課題。

這些課題隨著社會變動與科技發展有不同的面貌,以台灣來說,自從二次大戰結束至今將近八十年的歷程,公共政策有整建住宅、國民住宅、老人住宅、社會住宅等,隨著社會經濟與人口結構而持續調整中的住宅政策;私部門則從民間住宅市場大量需求中,不斷地發展各種住宅產品;近年來學校與研究機構在與環境、防災、防疫、高齡等相關議題的住宅研究持續產出中。

在這麼多議題中,「建築設計」可說最為被動的一個環節,它需要其他領域對於問題界定與對策研究經過慎密過程,得到受具備實踐價值的結論,才輪得到設計師上場;當真的要做設計時,往往又因為學術研究「理性的問題界定與各專業領域細分」,產出的結果的應用性仍然偏低。

這種情形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住宅研究的質與量,仍無法全面關照所有課題,另一個原因是學術研究並非根據現實的問題與需求而定,成果雖然具備高度學術價值,但也止於此;部分學術研究成果到具體實踐之間的環節仍有待打通。

今年第三屆traa學生論文獎評審會議,修訂了評選辦法,這一次擬訂徵求以「建築設計為核心,回應社會需求、自然環境變動」的論文。有些住宅研究主題雖然是建築設計,但設計必需要回應社會、環境等問題;這些因素都會影響研究跟書寫。雖然一個獎項對於整體研究環境的影響極為有限,如果能夠藉此機會找到更具實踐價值的研究,對台灣的住宅產業將有具體的貢獻,也是城市文明免於衰退的機會之一。

註解
1.鄭晃二。2022。改變城市的設計思考。五南。
2.Monica L. Smith。城市、演化、人。(Cities: the first 6,000 years.)。臉譜。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