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08.Aug.2023
建構屬於自己的生活「領域感」/初選評審 張匡逸建築師
第九屆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評審訪談
活動訊息


徵件時間:2023 年 7 月 1 日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24:00止




訪談時間:2023年7月6日
受訪:張匡逸/常式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採訪暨撰文:王進坤/台灣住宅建築獎協會秘書長


完整訪談請聆聽:https://reurl.cc/DArE0Q

目前以宜蘭為基地的張匡逸建築師,本身成長於板橋舊市區的巷弄裡,目前大部分的業務雖以公共工程為主,但也有一些小住宅案的委託。他回想自己的居住經驗,表示巷弄雖然壅擠,但跟街道及鄰居的關係卻很緊密,各種活動跟交流都是在巷弄中進行,在那個尚未有那麼多車輛的年代裡,巷弄就如同自家空間的延伸,是一種既獨立卻具連結的鄰里關係。直到大學時他前往台南求學,才有了第一次住集合住宅的經驗,讓他最感衝擊的是私領域與公領域間幾乎沒有緩衝,生活感是被壓縮在20多坪不到的單層格局裡,加上建築系又常要熬夜趕圖,難免發出聲響而接到鄰居的投訴,那種既封閉又不時擔心會干擾到陌生鄰居的氣氛,讓他感受到不同於巷弄生活的狀態。

當對比台北跟台南的巷弄空間,他指出台南巷弄的尺度感更小、更擠,但奇怪的是卻充滿人情味,這是因台南人關心自家邊的巷弄,會種些花花草草,且更願意或已經習慣把車停在外面的馬路或幹道上然後步行進巷弄回家,因此不論尺度跟環境都很親民舒適。反觀北部人則多以便利為主,喜歡把機車或汽車,騎(開)到家裡樓下而雜亂許多。並進一步分析也可能跟氣候有關,因南部天候晴朗較少下雨,人更願意多走幾步回家或去生活的地方,再來北部因移居者較多,可能是父執輩才北上謀生定居,還未將這塊地當成世代居住之處,故相對台南人對生活環境的領域感很不同。

面對集合住宅跟透天,他認為最大差別除雙腳能踏在土地上外,就是在領域層次的不同,住透天的領域感是一層一層,是從街道巷弄到前後院子,然後才進到室內,就算在最外層的巷弄也會因玩耍,不自覺的認為是家的一部分,且跟鄰居疊合在一起,但集合住宅就不同了,即便有管理但往往打開電梯走進自家門才覺得回到家,與鄰居的疊合只在梯廳間,又因太多住戶而很難建立情感,就算有規劃共用的公共空間大多也不會去使用,而不覺得社區有家的歸屬感。故當建設公司花很多心力在做公設,但真正使用率卻不高時,應重新思索透天跟集合住宅怎會落差這麼大?然後對症下藥去改善。



他分析兩者最大差異是住戶數量跟日常活動,透天厝鄰居數量較少,且會因丟垃圾、送小孩上課或傳統節慶須在家戶門口擺供品拜拜而有交疊,而自然的認識,但集合住宅的相遇常只在電梯密閉的空間裡相處,大家連眼神都不想對到,尤其上下樓層關係,又易因室內發出的聲響干擾產生糾紛。但透天也有自己的問題,在管理及安全上要自己花心思,且台灣透天多屬長型街屋,必需克服中間這段採光跟通風的問題。

重視在居住空間裡建立「領域感」的他,會區分出空間的層級,讓居住者能去選擇,想跟外界接觸時就走出來,或打開窗戶讓光跟風灑進,需要隱私時則關閉。而住宅內的核心他認為應是一個未被定義的大空間,能滿足各種的使用行為,而餐廳就很適合,因家人的互動都會在這發生,只要尺度夠大就能讓餐廳扮演更多的功能,但房子大小是固定的,此時他會跟業主溝通,盡量壓縮房間的尺度在剛好滿足休息上來擴大餐廳尺度,近日因COVID-19的影響,人更能瞭解到多功能空間的重要。

小住宅是為業主的生活而設計,建築師必須在不刻意的相處間探詢業主的居住行為,這有些像交朋友的過程,慢慢瞭解、梳理也分享彼此的生活習慣。匡逸甚至會跟業主談到洗澡的步驟,去拆解他的習慣做為設計依據,而這都是最隱密的事情,尺度的拿捏非常重要,不能將自己的居住喜好過度套在業主身上,因那畢竟是業主要長久居住的領域,要有他自己對生活的看法與味道。反過來在集合住宅的設計中,建築師的難處是必須在模糊的輪廓中去抓使用者的最大公約數來設計,尤其今日少子化及工作型態改變,早就打破傳統三房兩廳成立的基礎,但市場卻仍以此為主流,加上人的適應性很強,就算再不好的住宅格局仍能在裡面生活,故建築師必須要很強的自律,跟著需求而調整格局。這次透過擔任住宅獎評審,是很好的機會去看大家對住宅議題的思考。

第九屆住宅獎報名表文件下載:連結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