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04.Aug.2023
2024第九屆台灣住宅建築獎─第一次評審會議「理想的居住環境跟期待」
活動訊息


王進坤:今日會議的第二部分,要請每位評審發表您對理想居住環境的期待,以及期許看到怎樣的住宅作品參賽。




時 間:2023年5月17日
主 席:陳聰亨/台灣住宅建築獎協會理事長、上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評 審:(依姓名筆劃排列)
初選評審

李芝瑜/銘傳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暨建築系副教授(線上)
何黛雯/何黛雯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陳宇進/中原大學建築系專任教授暨系主任
張匡逸/常式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賴人碩/吳建志賴人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線上)

決選評審
江文淵/半畝塘創辦建築師(補述)
吳瑪悧/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教授退休(線上)
郭英釗/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創辦人暨主持建築師(補述)

陳健章/府都建設總經理(線上)
張金鶚/政治大學地政系退休教授
張瑪龍/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創始合夥人暨建築師(線上)
詹偉雄/文化評論人(線上)

住宅獎協會出席代表:
許義明/台灣住宅建築獎協會副理事長、上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歐陽駿/台灣住宅建築獎協會理事、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社長
黃長美/台灣住宅建築獎協會理事、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總監
王進坤/台灣住宅建築獎協會秘書長

整 理:王進坤
逐字稿:錢本威


>2024第九屆台灣住宅建築獎
報名表文件下載:連結


吳瑪悧:台灣基本上是屬於住商混合的居住模式,住商混合有其優點,但也有缺點,就是商業性太強,所以很期待在參賽作品中,看建築師如何提供舒適、方便又不易受干擾的生活環境讓人居住,同時也回應當代的社會性課題,如高齡化、少子化、環境可持續性等。另一個我看到的問題是,台灣仍處於發展中的社會,都市仍在成長跟更新,像我目前居住在高雄,十多年前剛搬進去時,周邊環境安靜舒適,可是沒想到隨著都市的發展,突然就變成極為喧鬧的地方,而影響了居住品質,就開始思考居住品質跟都市發展兩者間該怎麼調和,讓居住是舒適的,同時城市也得以更新、發展。



詹偉雄:剛剛提民宿問題的出發點,並不是想討論資格與否,而是提出當下「居住概念」的改變,譬如我們現在想居住的時候,可能認為是住一年、兩年或更多年,但其實這時代居住的狀態已經在改變,可能是偏向現代或後現代居住的概念。若從英文來談,關於居住的字非常多,包括residential、live、inhabit、stay、house、dwell,甚至是B&B,都可說是居住,只是要對應哪一種狀態?像我自己雖然住在都市,但那只是處於屈居的狀態,近年我較多時間待在山上,如在雪山翠池山屋的營地搭帳,一打開帳篷就能看著翠池、玉山圓柏等自然景觀,此時才讓我有居住的感覺,回台北反覺得只是短暫停留。因此,我想強調建築師在設計住宅建築時,有無將當今社會稀缺的精神性引入,去問居住是什麼?

精神性非常重要,理想的居住環境是不管在裡面住一夜或一年,在那剎那片刻中給人有起居的感覺,而在這麼多關於居住的英文字中,我最喜歡海德格用的字dwell(由德文Wohnen所譯),其概念是你的住宅世界裡,是一種在世存有,海德格說:「你跟這個世界構成一個和諧的整體,你成為世界的一部分,然後世界也向你開顯。」海德格並進一步指出住居有四個基本的元素必須滿足,比如天、地、神、人之純一性進入場域中,使人有敬畏感的啟示。



張金鶚:世界衞生組織(WHO)指出住宅基本的四個要素,分別是安全、健康、便利及寜適,這四個看起來都很簡單,但若要認真的去檢視是否有達到,就會知道並不容易。台灣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大多數人是被迫去選擇的,因為房價太高,要談理想的住宅太遙遠了,而應該是思考怎麼在理想跟現實中找到平衡點。



張瑪龍:第一次擔任住宅獎的評審,此次會議中瞭解了這個獎的核心,第一是鼓勵創新設計,第二是對住宅設計跟居住行為做根本性思考,第三是要讓住宅回歸到建築核心討論,這些都是值得去做的方向,也非常具當代性。我們事務所長期以公共性建築為主,早期並沒有做住宅建築,但我在蒐集building type做為演講資料時,看到考古學挖出的古代住宅,發現原來住宅才是最能反映當代性的建築類型,可從中研究人在該時代是怎麼生活的,而這影響我們開始去參與社會住宅設計,之後也陸續接了些豪宅的委託,這都是因為發現住宅是最能反應當代性的建築類型後。

那當代性是什麼?要怎麼去回應?我相信每位設計者都有自己的問題意識,必須意識到這問題跟社會性有多大的關聯,然後藉設計去回應,我很喜歡這樣的互動,也相信這是所有建築獎中最重要的一點。我目前不論是公共建築或私人建築,最關切的幾個課題,分別是永續,以及在少子化的過程中,住宅該怎麼去因應?舊房子怎麼藉由改建去融入環境?很期待看到回應這些課題的住宅。改建並不是指都更重建,我所謂的改建在中南部比較容易看到,譬如原本的單棟住宅或連棟住宅,怎麼被轉換改建後又繼續居住,這是現代建築應該面臨的挑戰。以我自己為例,以前自己的居住講求機能,但隨著年紀增長,機能物件開始被一個一個丟掉,現在是轉為精神性的居住環境,只要能滿足身、心、靈三件事,就是理想的居住環境。



陳健章:在建築業三十多年,我的感想是不需要一次做到位,預留讓環境、風土、時間作最後的設計,建築與環境融合,才是最好的姿態。這些年我一直在想,如何能再度突破住宅建築的框架,從公設或是動線尋求突破,落實我們想要的生活。也許是在家就能和環境有深刻的連結,晴天、雨天,早晨、黃昏,四季都能和人產生關係,所以人對建築是有情感的,因為建築已經融入人生活的感官裡。

室內的動線也是,路徑、開門,室內的動線,開窗等等細節,需要靠身體來決定,從理性的思考去創造感性的空間。另外一個關注的重點是人與人之間如何互動,有人情有人味,自然會傳達安定感,人長久居住,自然又累積生活的情調。



何黛雯:對於當代居住生活環境議題中,關注於家場的再定義與安居條件的討論,除家場的內在自明空間特徵的創造外,也關注於人與建築、環境的生成關係,以及家場與外部涵構連結的可能。在空間被定義與未定義之間,讓居所留白給使用者共寫的嘗試。在家戶組成中,如何透過空間的實踐,開創接納、關懷與支持的空間關係,營造家場的歸屬感與社區交往。除了過往到當代的住居樣貌外,更是看見未來生活的提問與空間實踐。



陳宇進:理想的居住環境與我們身處的文化狀態有關聯,因為文化是我們度量我們的價值、我們的時間感、我們是誰,以及我們感受實質環境而來的審美愉悅的依據之一。文化為我們面對當代的消費主義、人的非家(unhomely)提供一種回復力、韌性與抵抗。另一方面,居住的實質環境營造的目的是地方與領域的建立,而地方與領域的建立是通過一種擁有的過程。在此過程之中,人通過居家生活的行動,將人爲的秩序賦予給原本混亂的世界;進而將世界的一小部份擁爲己有,來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領域。所以,當我們的居住的實質環境,能提供這種文化生活品質時,我們的家,不論是長期或短居的家,我們也許能擁有一種幸福感,一種心理學品質的感受。

因此住宅設計,尤其是集合住宅,對於建築師的工作是很大挑戰,因為建築師必須通過基地的地形學(包括景觀)、氣候、光、材料、結構與空間來形塑提供幸福感的居住環境。從這一點而言,理想的居住環境包括精神面的心理學品質,也要求審美愉悅上的物質性品質。看起來對建築師與業主都是不容易的生活工程營造,期待本屆的作品能帶給我們在營造生活環境的思惟上的啟發。



張匡逸:定義會隨著年紀、經濟能力、社經地位、身心需求等等而改變,所以談理想的居住環境其實是個大哉問。以我居住的宜蘭為例,很多人都會來蓋農舍居住,除了空間夠大之外,還可以滿足一些身心需求,看來是很符合理想的居住環境。不過因為往往假日才過來,一來就得打掃、除草、整理家務…等等,反而成為房屋的奴隸。加上不若都市的生活機能,漸漸又不如想像來的理想。特別是這些農舍多與周邊社群關係不熟稔,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也是疏離、孤立。往往一段時間空著,房子就被宵小洗劫,然後傷心地脫手,這些現象時有所聞。另一方面,可以觀察到許多人即便在侷促壅擠的公寓甚至在封閉的辦公室裡,都會在陽台種花或是在桌前擺上綠色的植栽,表達出對自然或與外界連結的期待與渴望。這些都可以看得出人是需要與外在涵構的萬物與自然做連結,一旦脫離、斷裂,即便內部再舒適都稱不上理想。

所以我認為的「理想的居住環境」是能與外界良好互動的,是在自己的私領域或本體以外能夠與外界(尤其是自然環境)產生對話的場域,又像是一種半開放或半封閉的狀態,既能顧到自我的隱私,又能在需要互動時產生對話。這樣的空間多半需要仰賴設計者的專業介入,但又需要居住者生活行為上的填充才能達成。我接觸的工作多以公共建築為主,所以在面對住宅作品時,特別會期待看到不只是住宅單體或內部的處理,而是如果能從單體向外延伸,進一步與公領域(外部環境)的界面處理與態度。當然單體內部如何營造家人間互動的公共性(住宅內部的公共性),也是我期待能看到。

此外,住宅(或者說是私人案)與公家案,在面對業主(或使用者)的態度與互動方式也很不一樣。公共建築雖有明確的類型與program,但往往使用者是一群廣大的人,相對而言是模糊、無主體性的,但住宅設計的過程中,使用者往往是明確的,設計者如何去拿捏與業主(或使用者)之間的「結界」,如何進入他們的生活去創作卻又在何時適時地讓開讓使用者填補或主導,也是我期待看到的作品如何去闡釋的面向。當代的建築面臨到非常多樣的挑戰。其中兩件值得在住宅議題中關注的是其一是:住宅在客製化(個性住宅)與工業化(量化與樣板化)的衝擊,這兩種樣態也形成現今越來越兩極化的居住型態,也是建築需要面對的趨勢。其二是:隨著少子化與社會型態的轉變,許多居住行為的改變是否對住宅慣常的格局或配置產生本質上的衝擊?



賴人碩:相較於公共建築較容易進入創作性、社會性、公共性的討論,其實住宅建築更需要面對高度的商業市場模式、個人特質、使用客製...的多重拉鋸與挑戰。如果住宅獎的價值是專注在住宅類型強調建築的討論,那我期待能看到空間使用模式的社會創新,以及具有實驗精神、創作狀態的整體價值,可能是精神性也可能是物質性,也是人實質居住在住宅環境的當下,所能回應出的整體狀態。期待住宅建築的價值也能回到創作性、社會性、公共性的面向上討論。

理想的居住環境應該回應社會使用模式,可能小到一個人的家庭個人社會模式,也可能大到集居的社會模式,並可以直接在建築圖面跟在作品上,讀到設計背後那些具有社會公共性思考的獨特創作樣貌。



李芝瑜:本次擔任初選評審的評選角度,理想居住的基本重點在於需要能回應時代性、居住空間的特質、和舒適度、與對環境友善共存的包容性,將會是重視的評選方向,當然視覺美觀度也會是很重要的一環。另外則是希望能在空間上是否有滿足生活需求、結構構造的安全性…等這些住宅建築本質性的探討。

作為初審評審,我期待看到參加競賽的每位建築人,在回應基地環境特性、業主需求限制以及對住宅的期望…等諸多外在限制下,能呈現的不僅只是一個具有美感的住宅建築,更希望能有些住宅概念對當代性的探討和突破以及對未來的願景,鼓勵能提出有創意且積極詮釋新型態的居住型態及生活模式的優質住宅建築。



江文淵:台灣這塊島嶼地狹人稠,每個人平均分得的居住空間不多,尤其以都市環境更為嚴峻,時常將生活限縮在有限的密閉式空間之內,與自然隔絕。理想的居住環境應當是能有自然流動的通風,適量的採光,以及能蘊養積累生活記憶的空間。不妨從「環境面」及「生活面」來探討,當建築設計願意思考居住環境的物理條件,將通風及採光思考進來,有機會讓住宅建築更能與周遭環境相結合,甚至發展被動式設計,進一步符合永續的主張。這條以環境為念的建築論述長期都不是主流,落實率相當低,推判建築師的養成缺乏對物理環境的關照,加之產業不願投入,實在可惜。另一方面,居住環境理應積累文化,反映一塊土地的集體意識,可惜至今仍少有人著墨,倘若百年後再回頭看台灣的住宅建築,是否可讀得出來此時此刻建築師到底在思考甚麼?他們的思考反映出什麼現象?

希望能看到跳脫框架的作品,願意真心實意地去思維一塊土地,一屋子家人該過著什麼樣幸福生活的作品。我想這是住宅建築的本質,好的住宅建築梳理出家人之間的關係性及生活尺度,可聚合家人,或可各自安在,讓家人的生活有品質,情感有溝通交流,這是住宅建築根本的條件。住宅是生活的容器,但是大多數的住宅建築都缺乏生活想望,歸咎大多數的建築師很少去傾聽屋主的想法,或甚至是自身的生活經驗都缺乏。這應當是住宅建築有別於其他建築類型的地方,需要具備獨特的細膩度,讓日常生活都可以累積出幸福感。

總歸一句,還是因台灣這塊島嶼地狹人稠,土地寸土寸金,讓產業或是個別的住宅興建都得面對很高的土地成本,時常無法回到住宅建築的本質上來思考。住宅是整個建築產業的大宗,理應扮演建築產業的領頭羊,但在大多數的情況之下住宅建築產業本身被很多人視為累積資本的產業,一般人對「建商」大多存在複雜的觀感及情緒。可能讓我們一起思考,是否建築願意讓利給環境,多在建築的過程關照環境價值?是否建商願意讓利給建築師,給予建築師更多發揮的空間,讓設計成為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想唯有突破既定的價值框架,才有機會看到更有別以往的住宅建築,衷心期盼。



郭英釗:一個融合人與自然的和諧空間:綠意,生態,自然通風,充足的自然光線。擁有人和人的連結,優質的公共空間供居民交流和共享、提升社區的凝聚力和社交互動;節能與健康,從社區系統到居住空間都飽含節能、節水概念,建材具隔熱隔音性能且減少環境負擔;空間規劃有效率,動靜、公私,領域分明;滿足安全性以及對自然災害應對彈性、韌性措施。除能滿足上述理想的居住環境,我們期待看到具有創新性和獨特性的住宅作品,包含構造或工法的創新應用,以及對基地特殊條件或業主特殊需求的創意回應。 

而台灣住宅建築面臨的問題是三高。分別是高密度:台灣地狹人稠,土地資源有限,尤其在城市地區更加緊張。開發者和建築師必須在有限的土地上,兼顧高品質的居住空間和都市空間。高層化:是解決高密度唯一的合理方式,然而高層建築帶來許多挑戰,包括造價、防災、公共設施能耗、交通流量、設備設施的維護管理等。及高齡化:帶來不同的空間需求,建築師對通用設計,無障礙設施的設計必須有更深入的了解。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