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27.Jun.2023
回應時代變遷,永不停歇的住宅建築
活動訊息


文:王進坤/台灣住宅建築獎協會 秘書長

住宅獎成立於 2006 年,採兩年頒發一屆,創立初期是由上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贊助,委由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企畫執行。設立的核心理念,是鼓勵創新設計及兩種方向的住宅建築發展:其一,台灣住宅建築設計與居住行為的根本性思考;其二,對現況有前瞻性與突破性之貢獻。住宅獎並同時頒發給設計者及業主,因好的住宅往往來自設計者與業主,緊密溝通相互信任及彼此合作,才能順利完成。




於2018年舉辦第六屆住宅獎後,為鼓勵年輕建築師、建築學子關注並投入住宅建築設計,上圓團隊與台建團隊討論,決議舉辦兩年一屆的「IRACDC紙上住宅建築國際競圖」,並於2019年頒發第一屆得主。在籌備期間廣納各方建議,最後打破常見評審團合議制的方式,而是每屆邀請一位(組)國際知名建築師擔任評審,由其出題撰寫宣言進行徵件,並由他進行評選出最終得獎名單。透過國際建築師的角度,瞭解當下全球住宅建築發展的趨勢及挑戰,也藉其選出的得獎團隊,瞭解該位國際建築師心中認為最合適的解方。

2019年籌備第七屆住宅獎時,團隊考量住宅建築設計及營建,需要研究做為基礎輔助,才能瞭解當代居住行為之變革,以及開發新的營建技術及建築材料、新的設計輔助軟體等,為鼓勵國內各大專校院建築相關系所學生,投入當今住宅建築議題及相關領域進行研究,與住宅獎合併舉辦「traa住宅獎學生論文獎」,並於2020年頒發第一屆得主,期許成為住宅獎創新設計的基礎。2022年,上圓團隊及台建團隊決議正式成立「社團法人台灣住宅建築獎協會」,專職統籌舉辦住宅獎、國際競圖及學生論文獎,持續推動開拓住宅建築工作者新的視野,藉以促進更多的實質討論,來觸發台灣建築界更廣泛多元的創意,回應住宅建築正面臨的挑戰。

靈活且具實驗性的住宅獎
住宅建築與其他建築類型不同之處,在於與使用者關係密切,是台灣需求量最大的建築類型,也是建築師業務的主要來源之一。住宅建築若從廣義進行分類,可分為「集合住宅」及「單棟住宅」兩大類,集合住宅的特點是面對無特定對象,因此在規劃跟設計上必須取最大值進行,讓每位購屋者不需大調整即可入住。單棟住宅則有特定使用者,是為業主進行量身打造的規劃設計。但不論集合或單棟住宅,都是為使用者打造居住的夢,尤其在房價高昂的此刻,每位購屋者無不是仔細推敲,找尋符合自己需求的家。且住宅建築牽涉到的社會議題廣泛,包括公共性、隱私性、市場性、經濟性及少子化等,因此住宅獎評審團的組成也會因應時代議題而進行調整。

在第一跟第二屆時,評審團以建築師為主,但這樣的觀點太過侷限於設計者,故於第三屆開始邀請建設公司代表加入決選評審團隊,將開發商的角度引入,建立橋樑讓建築師對居住的想像可傳遞給開發商進行交流,讓選出的作品不僅設計優良也符合市場需求。接續開始邀請建築學者進入評審團,讓對住宅建築的想像不僅停留在市場需求,試圖在設計創新、跟市場間找到一個平衡,期許住宅能滿足美學、滿足社會公益、滿足使用者需求、滿足開發利益及回應時代性等。到近年,住宅建築面臨的問題已不侷限在建築學上,而涉及社會學、經濟學、統計學,為此自第八屆起,邀請非建築背景的專業者擔任決選評審,跳出建築師(設計者)的框架,跳出住宅市場開發商(出資銷售者)的框架,來將更大領域的使用者觀點納入。

與環境共融並保有自明性
住宅建築為都市中最大量體的類型,因此相對於其他類型之建築,在都市中扮演的角色更為重要,若從都市整體角度來看,住宅建築必須融入周邊環境,但同時兼顧自明性。2007年第一屆單棟住宅得獎作品「彰化鄭宅兼牙醫診所」,是台灣都市常見的街屋類型,是位在街區連續體中的一戶,左右兩邊與其他住宅共壁,只能在立面做表情,建築師採用動態可開啟關閉的沖孔金屬屏幕,讓居住者可因天候及內部使用狀態去調整,可完全開啟、完全封閉或半開半闔來回應都市環境。

2018年第六屆單棟住宅得獎作品「層之家House F」,是位於台南街區巷弄內的增改建案,基地上原建築是局部增建的三層透天獨棟住宅,透過整合新舊建築,在保有隱私的狀態下,利用開窗及採用黑色金屬材質板為牆面,來回應周邊環境的鐵皮屋頂及開窗,融入環境更彰顯自明性。2007年第一屆集合住宅得獎作品「何必館」,基地位在台南竹溪旁,採用三合院的「埕」、「合」為概念,臨馬路面進行退縮,串聯行人步行通道,改善人行品質,並捐贈跨越竹溪之步行橋,實質提升周邊環境品質。

思索家戶關係的幾種方向
在集合住宅類型的建築案中,家戶之間的連接關係是設計著重之處,面對工作忙碌、高壓力及高房價的都市生活中,觀察可分為兩種方向,一種是在住戶移動線中創造交疊的空間,讓人在不經意之間發生交流,一種則是盡量讓各戶保有獨立動線加強隱私,讓住戶回到社區即可完全放鬆,不需再面對鄰里交際,而這兩種方向都回應當代的需求。

2007年第一屆集合住宅得獎作品「墅建築」,是屬於低樓層連棟住宅類型,為創造住戶間連接交流的可能,除在前院創造立體花園,更將防火巷進化為能串門子的鄰里後巷,讓住戶間有第二條連接交流的道路。

2013年第四屆集合住宅得獎作品「先得月」,也屬低樓層連棟住宅類型,但藉由基地高地差的特色,將電梯與居住脫開成為獨立開放的垂直塔,再藉空橋與居住空間連結,讓人在回家時可感受自然的光風雲雨,也創造與鄰里互動的可能。

2016年第五屆及2022年第八屆的得獎作品「若山」、「若蒔山」,是屬於高層集合住宅,透過在地面層、垂直立面及頂樓植入綠化空間,再藉由公共步道串聯成一條如同爬山的散步路徑,並在中間植入可休憩的茶室,讓住戶可以在社區內散步時進行交流。

相對於創造交流的住宅作品,獨立動線的案例較多,舉位於台北象山旁的2020年得獎作品「新美齊 Jade12」,即是採用一層一戶獨立門廳的方式,住戶開車回到家,搭著電梯即可回到自家,開門即可見象山的壯闊自然風景,讓人可完全放鬆的進入休憩狀態,想交際時再離開室內,進入屋頂泳池或地面層的公共空間。

營造家人間交流的可能及趣味性
今日除處理家戶與家戶的關係外,藉空間促進家戶內的交流日益重要,在都市內多為雙薪家庭組成下,家人各自忙著工作及學業,一同留在家裡的時間變短,又因數位科技發達,手機裡的娛樂遠超過電視,讓過去餐廳及客廳扮演家人交流的機能受到挑戰,此刻怎麼藉由空間創造交流的可能,成為建築師的重要工作。2007年及2013年單棟住宅得獎作品「元根碧波飛」及「禎祥之家」,即是在住宅建築裡面,透過中庭、天窗、樓梯及牆壁兩側藉脫開跟挖洞,讓移動者跟空間內使用者的視線可互相交錯,能感受到彼此的位置,讓光線可從隙縫撒下,使人能感受到時間跟氣候的變化,在室內也享有室外的舒適氛圍。

2016年單棟住宅得獎作品「宜蘭張宅」及「竹東戴宅」,也是採設置中庭的方式,不僅引入光線,更創造家居的視線穿透,讓家戶的生活有重心,凝聚家人感情,其中張宅更採錯層的中庭,搭配室內及室外材質的變化,創造如同巷弄般的空間感,讓家居生活充滿空間樂趣。2020年單棟住宅得獎作品「小王子之家」,也採用中庭、天窗及前後中庭,創造公共與私密的場所,在樓梯及牆面藉由脫開創造縫隙,創造出給小孩子遊戲玩耍的空間。高層集合住宅類型受限於單戶多為水平層疊往上,以及室內面積較小的限制,較難透過空間創造住宅內部趣味。

量身打造獨一無二
在住宅建築中,居住者都期待自家是獨一無二的,近年可閱讀到業主越來越清楚自己的需求,並渴求得到超過自己期待的居住氛圍,為此建築師必須以專業回應,並讓其作品與環境融合。其中,2013年第四屆得獎作品「剩閒居」,是設計者為自身打造的住宅,運用台東在地的材料及工法,打破傳統住宅習以為常的平面格局,順應環境氣候並盡量打開空間,模糊室內與室外讓兩者進行串聯,創造出開闊的居住氛圍。

2015年單棟住宅得獎作品「Brownmist House」,業主為一位陶藝藝術家,故其外觀選用簡樸的清水混凝土,退縮留出前院,將量體集中在後方,立面上切出一條直梯貫穿量體,內部空間幽暗,創造神秘感,讓人不自覺想去探索,但停留久後心會安定。2018年單棟住宅得獎作品「進之宅」,業主為出家修行的法師,建築師透過三院兩進來鋪陳居住與修行的空間序列,三院為前院、中庭、後院,形成風的通道和光的容器;兩進則是由感知經驗所建立的意識空間。因為預算的限制及考量修行者回歸本質的真實,採用粗獷混凝土表面,搭配曲面玻璃與石材的滴水收邊,成為修行者安身立命的居所。

2022年單棟住宅得獎作品「House no.1」,則屬於常見的長型街屋,透過與業主夫妻緊密溝通並整理需求,將建築體整合為公共及隱私成兩棟建築,分別放在基地前端與後端,中間留出長廊天井,讓陽光跟雨水可以撒下,人在空間內即可感受戶外環境的四季變化,讓人不會因為待在居所內而與外部環境切開。

集合住宅雖然先天上不易追求獨一無二,但2018年得獎作品「富富話合」卻克服限制,透過逐層退縮營造出豐富的層次量體,隨著太陽的移動產生光影變化,再將台灣街上常見的屋簷,轉化為建築的立面元素。室內每一戶的平面及對外陽台都不相同,讓每位購屋者都享有獨特的室內空間。成為不論外觀連室內也獨一無二的高層集合住宅。

藉建築調節微氣候環境
雖然因都市機能服務完善,但人仍然嚮往自然環境,因此近年住宅建築的趨勢,是希望讓綠意與居住結合在一起,創造舒適的生活環境,而這不論集合住宅與單棟住宅都在努力,而植入綠意也能調節微氣候讓都市環境更為舒適。2011年集合住宅得獎作品「述森林」,透過退縮將基地周邊留出虛空間,再引入綠意種植樹木,並且將綠意往上延伸至各層各戶的陽台,創造垂直綠意,試圖在都市中「以森林為家」,讓自然成為建築的立面。

住宅獎常勝軍半畝塘團隊,長年關注環境永續,試圖在都市造山、郊區造村,歷屆得獎作品包括前述的「若山」、「若蒔山」,還有2013年獲得特別獎的「大平窩村」等,都在重新思考住宅與土地的關係,以自然生態與人們和諧共好的信念,重新理水、理氣藉由開發創造舒適的居住環境,

面對環境永續降低碳排的挑戰
除習以為常的鋼筋混凝土外,其實建築材料日新月異,加上近年全球關注永續,推動節能減碳,業界已有不少團隊開始關注,並推動使用能回收再利用的永續建材。2015年單棟住宅得獎作品「宜蘭五結簡宅」及「A House with Wings」,2016年單棟住宅得獎作品「半半齋」都是採用木構造系統。木構造是讓人最想親近的材料,也是少數可再生的材料,因此全球對於木構造技術的研發從未停下,且台灣的森林覆蓋率超過60%,過去因受到天然林開採禁令,加上建築法規的不友善,導致木構造發展緩慢,但營建技術早已突破,新式木構造利用新的集成技術,藉小斷面的木頭集成達到大斷面,克服需要較長時間養成的限制,也解決蟻蛀及火災問題。在政府喊出2050年要達到淨零排放,木構造將是最有可能的解方之一。

2022年集合住宅得獎作品「沙崙智慧綠能循環住宅園區」,則是選擇另一條路徑,仿效大自然廢棄物即資源的機制,以終為始,循環不息。自設計開始即將建築空間模矩化,建築元件模組化、預鑄化,建築工法組裝化,可拆解;透過建築資訊模型來產生建材護照,並由多個建築資訊模型連結成建材銀行,讓建築元件可不斷再利用,跨過多個生命週期,來減少重新製造產生碳排。並連室內家具、燈具等,都採用租賃方式,減少購買消費的廢棄,試圖落實循環與共享兩大方向。

而在舉辦三屆的紙上住宅建築國際競圖裡,第二屆得獎作品「Housing Re-Framed」,來自英格蘭的團隊就提出以CLT(直交式集成板材)、軟木百葉窗、電鍍壁板及回收的塑膠片,去替代傳統鋼筋混凝土的構造方式,減少施工時間,也讓住戶能參與裝修等過程,而有親身參與的歸屬感。第三屆得獎作品「Carbon Lab of Circular Economy」,來自台灣的團隊則構思透過碳捕捉技術,利用當地廢棄物製造碳酸鈣混凝土,再3D列印建築材料,來減少碳排放。這些都是未來營建技術發展的可能方向。

回應當代社會議題
台灣正面臨都市建物年久失修,在耐震、防火及逃生都不符合安全規範下,而開始推動都市更新。又或因為使用需求改變,而必須調整建築機能,因而進行舊建築改造。加上長期高房價問題,導致社會弱勢及青年族群的居住需求無法滿足,政府於近年開始正視,並整合國有土地推動興建社會住宅,也成為當下新的住宅類型設計。除此之外,近年在全球化趨勢下,過去買房是自住的需求已開始改變,商務或觀光短租或長租需求提升,此商機出現後,不少業主在委託時,就請建築師以此方向進行規畫設計,而這些新的需求也成為住宅建築的趨勢之一。再來,還有少子化及高房價影響,導致的小坪數住宅需求提升,在單層由多戶小坪數集居的高層集合住宅,在垂直動線及公共空間的規劃下,也需要針對現況進行調整。且由於電商消費、外送服務的便捷,基地配置及入口大廳就須考量臨時收納包裹貨品的空間,這些也是當代新出現的議題,是建築師通盤考量納入設計的地方。

2014年單棟住宅得獎作品「永和堂」,將已有七十餘年歷史的日本合院式街屋重新翻修,改造為符合當下居住需求的住宅,引入現代化的家電及衛浴設備,並調整空間架構,在保有原本靜寧空間氛圍下,滿足用餐、聚會、待客及娛樂的需求,且不被外界打擾的內聚生活。2020年的老屋改造特別獎得獎作品「北投陳宅」,則是將一棟乘載家族記憶的四十年老宅進行更新。設計手法著重加強老屋與戶外空間的聯繫及引入光線,透過更新建築材料補強防水,替換屋瓦跟窗戶,讓開口便為採光窗,以新舊融合/對比的手法來賦予老屋新的生命。

2020年社會住宅特別獎頒給「臺北市松山區健康社會住宅」及「臺北市文山區興隆社會住宅D2區」,兩件作品的共同特色,就是由社宅的公共性出發,讓家的設計擴大為社區的設計,雖然因政策必須將容積率跟建蔽率都用到滿,塞入最大的居住空間,但兩組團隊仍試圖讓社會住宅變成周邊社區活動的場所,補足周邊環境原本缺乏的服務機能。並且利用綠建築設計手法,融入先進的智慧化系統,意圖成為高層集合住宅的典範,帶頭示範給私人開發商跟進。

2022年得獎作品「沙崙智慧綠能循環住宅園區」除回應環境永續的方向,目前是將整個園區出租給企業做為員工宿舍使用。另外2022年單棟住宅得獎作品「共居之家」也是如此,打破傳統四至五層樓公寓式住宅的平面配置,透過獨特的動線規劃,打破僵化與均質化的居住型態。藉室內地板的高低差,區分出生活的公私領域,讓五個垂直錯層堆疊的居住單元,平面都完全不同,提供給租客可因自身需求而進行調整,並藉環繞穿梭的樓梯動線串聯在一起,形成一垂直社區環境。雖然這兩件作品與住宅獎原對於居住之定義有些出入,但也感受到當代居住面貌正進行改變的現況,住宅獎作為觀察者,也以最大彈性回應並獎勵。

善用數位工具面對未來
自2020年舉辦學生論文獎以來,綜觀兩屆獲獎論文,多篇皆善用數位軟體來回應都市、建築在設計上的可能性,包括BIM技術的應用,利用流體力學軟體研究都市熱島效應,及運用設計軟體與性能模擬分析軟體,發展前期設計階段的評估工具等等,透過這些工具將住宅建築加以數據化,輔助建築師在設計階段即可檢視問題,從而優化設計方案,節省建造成本,也在設計階段就考量建築日後維護運營減少耗能。

最後,台灣住宅建築獎協會的成立目的,是為提升台灣住宅品質,鼓勵台灣住宅設計的創新進步,未來也會繼續秉此核心理念,透過獎項競賽的方式,建立交流平台觀摩學習,進而達到居住者在生活上的舒適為宗旨。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