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22.Mar.2023
廖庭輝/經濟發展了,政治民主了,為什麼我們還沒有安穩的家? & 蔡儒沛/德國社會住宅發展與台灣社會住宅問題之研究
traa台灣住宅建築獎「第二屆學生論文獎」得獎論文分享講座─側記
活動訊息





時 間:2023年1月14日14:00至16:00
地 點:上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主講人:廖庭輝/社會住宅推動聯盟與OURs都市改革組織合聘政策研究員
    蔡儒沛/翊祥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師
與談人:羅時瑋/羅時瑋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許義明/上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主持暨撰稿:王進坤/社團法人台灣住宅建築獎協會秘書長

本次對談完整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8U5TJC1oSQ&t=1845s
 

【節錄】從無殼蝸牛到巢運:台灣住宅運動的倡議模式形構與轉化
https://www.traa.com.tw/Paper/Award/f09d3152-dfb3-47c2-affb-6759d2bbef92

【節錄】德國社會住宅發展與台灣社會住宅問題之研究
https://www.traa.com.tw/Paper/Award/e6112065-d955-4ac2-a337-9810f25d02b1


羅時瑋:台灣住宅政策似乎有幾個重要轉型點,在二戰前後是由「國營單位」供給住宅,譬如警、公、眷村、中油及台電等。在1967至70年代初可算是第一個轉型,當時聯合國顧問來台指導政府進行都市計畫,政府開始推動經濟轉型,而有住宅公司(公民合股)之籌備,但後來作罷,因整體發展政策偏往經濟開發為主,雖於1975年制定國宅條例,但已開始將住宅供給轉由民間提供。第二個轉型則在1989至90年初期,1987年政治解嚴,1988年蔣經國去世,之後開放政黨成立,政治體制的轉型也衝擊民間,雖開始利用眷村土地改建成包括成功國宅、大安國宅等,但社會氛圍已將住宅從單純居住使用轉變成可轉賣增值的投機商品,也引發無殼蝸牛運動。第三個轉型則是2010年至14年之間,從街頭抗爭轉為倡議,進入體制內推動改革,市場也從建設發展導向逐步轉為營運管理導向。

集合住宅自此變成複雜產業,牽涉到國家及地方,專業及民意。儒沛的議題龐大範圍廣,故不易得到清楚結論,但從中可得到幾點:一是國力差別大,二是住宅政策施行時間差很遠,台灣相比荷蘭晚了一百多年,比英國晚七十年,且歐洲經歷二戰的破壞,是於廢墟中動員全國力量興建住宅,而且多由國家供給住宅。反觀台灣則屬打帶跑,理念都是跟國外學習,未建立自身住宅使用的知識體系,故缺乏中心思想。且住宅不僅是建築問題,也是民生問題,背後因素複雜需跨領域整合,卻都交由私部門供給,政府跟法人長期缺席。

庭輝則較聚焦、也較清晰,爬梳從街頭運動轉為倡議、到聚焦爭取居住權作為主要議題,台灣已由開發中變成已開發國家,在國民所得提升下,發展效益跟居住正義該怎麼平衡,變成政府重要課題,民間團體需要更綿密的策略與公部門周旋,從複雜利害關係中找到最利解方。今日社會住宅(以下簡稱社宅)已變成新的集體性問題,政府為兌現選舉承諾,在短期內須大量興建,未及周全規劃,依目前進度可能完成的十多萬戶,應早進行用後評估(如高密度的社會性後果、中央走廊型配置及公共區域留設之使用檢討…等)。


廖庭輝​提供

許義明:從歷史脈絡來看台灣與歐洲非常不同,從興建國民住宅到補貼購屋貸款利率,及提供租金補助,長期來看是否正確?以及德國有無經驗可借鑒學習?

廖庭輝:租金補貼是2007年開始,之前是以購屋為導向的補貼貸款利息,有人認為這是政府在新自由主義下國家權力的刻意避讓,但台灣弱勢者確實需要幫助,故透過租金補助是個方法,但政府必須要有明確目標及執行方式,要能幫助到真正需要者,而非齊頭式的補貼。

蔡儒沛:基本上德國以租房為主,故租金補貼是有法源依據,已實行很長的時間,雖然現在重啟興建社宅,但原有補貼政策仍會進行,未來應是兩條並行。

許義明:柯文哲市長在第一任任內,直接將捷運共構宅改為社宅,引發周邊居民抗議,導致之後社宅規劃設計,納入很多公共設施來改善大眾對社宅的印象,但加入這些公共設施,也提高造價及營運管理成本,成為公部門負擔,怎麼看這個調整方向?

廖庭輝:社宅最早被反對的主因,在於過去國宅興建品質不佳,這幾年在提升品質下觀感已改善許多。台北為推廣社宅而納入公共設施服務,及配合政府宣導而追求綠建築標章、智慧標章等,確實拉高興建社宅的成本,但關鍵的缺陷在於台灣採用抽籤制,參加公聽會的都不是未來居住者,無法實質討論規劃,建議應改為輪候制,讓需要者去排隊,輪到自己時就可提出想法跟建議。目前大多國家都偏向輪候制,有些國家如日本還針對弱勢族群有加籤,盡可能提供弱勢者保障。


廖庭輝​提供

蔡儒沛:就如庭輝所說,因公聽會都是周邊有房者參加,導致政府得到的建議多來自有房者,居住政策被有房者牽著走。反觀德國在規劃社宅時,會採用社區參與、社區營造的方式,將使用者的需求納進調整。

許義明:若早期國宅為1.0,現在的社宅是2.0,那未來的3.0在哪裡?

廖庭輝:台灣必須先克服的是觀念跟制度問題,譬如建商跟銀行貸款蓋房很容易,但民間團體要蓋社宅就很難借到資金,因銀行認為社宅不會賺錢不願放貸,導致住宅只由建商提供,類型不夠多元。若政府願意調整制度,鼓勵民間組織團體興建合作住宅,那3.0將非常多元,提供不同需求者選擇適合自己的居住。


廖庭輝​提供

王進坤:德國近年也遇租金上漲問題,不知是採哪些方法克服? 

蔡儒沛:為解決租金漲價,德國政府推出五年凍漲的政策(僅在柏林實施),雖解決漲價但也造成房東因未獲得足夠利益,而不願意進行房屋修繕,故此政策應是無法繼續。德國近年除推動合作住宅,小規模社區規劃,開發郊區來紓解都市住房需求,另一個則是跟企業合作興建社宅,例如與Aldi超市合作,在社宅裡加入Aldi超市,創造新的居住氛圍。但整體上因烏俄戰爭,造成天然氣及民生物資價格飆漲,目前還未看到能解決問題的政策。

廖庭輝:企業興建員工住宅在國外有許多案例,比如美國矽谷因大企業進駐導致物價、房價提高,當地居民就集結抗議爭取企業提供可負擔住宅,,反觀台灣的科學園區政府卻採公開標售周邊土地給建商興建,反而助長周邊房價,這個政策應該調整轉為只出租地上權的方式,由企業興建宿舍,讓員工不需被迫買房。

王進坤:在座者若接到委託設計社宅,不知會從哪個角度來切入設計?或期待社宅扮演怎樣的角色?

羅時瑋:社宅是一個新的集體性課題,與過去的經驗都不同,已不僅是居住問題,而是一個社會經濟行為,也有政治考量,需建立新的觀點,創造新的公共場域。集體性跟公共性是不同的,公共性是無條件開放,集體性則會按條件而選擇性開放,在這兩者之間找出平衡,對台灣這幾乎是全新的課題。

許義明:應從「以人為本」及「環境友善」出發,降低周邊鄰里的排斥。把建築量體集中拉高,留出地面層為公園綠地,增加托嬰、長照及圖書館等設施,開放給眾人使用,讓社宅與鄰里關係緊密,以及落實循環經濟、建材銀行及再生能源來減少耗能,但這無法單靠建築師,仍須仰賴政府跟民間的支持才能實現。

蔡儒沛:期待台灣能將閒置建築空間,活化成社宅或合作住宅,並添加新的使用機能,讓居住場域更有活力,貼近居住者的需求,而非住進去才發現需求未被滿足。

廖庭輝:台北缺的其實是土地,若從閒置建築進行活化相當合適,解決需求也活化空間,若政府願意釋出閒置的公有土地作為實驗方案,並以弱勢族群為優先,可降低興建社宅的壓力,若只採新建方式,不但速度慢,價格也不便宜,反而違逆社宅的初衷。


蔡儒沛​提供

蔡儒沛​提供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