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12.Dec.2022
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traa第八屆台灣住宅建築獎得獎作品分享講座─側記
活動訊息


【講座簡介】
「家」,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理想的家的模樣,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家的定義」也變得越來越多元。「家」除了傳統的跟建商購買制式的住宅產品用標準化的模式生活之外,其實是可以勇敢的問自己「我可以和希望擁有一個什麼樣的家?用什麼樣的方式與環境生活著」。

「家」可以有個性、有靈魂、有夢想,用自己希望的生活型態生活著,回應著當下時代的精神。




時間:2022年10月28日19:00至21:00
地點:上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主講人:彭文苑/行一建築設計總監
與談人:張景堯/張景堯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許勝閎/上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建築設計師
主持暨撰稿:王進坤/台灣住宅建築獎協會秘書長

本次對談完整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QG8RQhXfdLY

「共居之家」完整報導
https://reurl.cc/GXag3Z

張景堯:共居之家將線性的動線拉成垂直立體的空間關係,在構造的機能性、空間的序列都極具原創。我認為住宅設計是每位建築師都必須具備的基本功,一是因住宅是建築師最易接受委託的類型,二是因在實務上,從基地分析、解析業主需求、在有限的造價下進行設計,都是非常重要的鍛鍊,因此全球幾間重要的建築師事務所,每年都會保留幾個小住宅的委託案,因此住宅設計的重要性,並不輸給其他類型的建築。文苑曾在札哈.哈蒂(Zaha Hadid)事務所工作過,請問她是否有影響你的設計或對建築的態度?

彭文苑:我在美國LA工作兩年後,想尋求新的挑戰,當時有一些不錯的機會,但因很喜歡札哈早期的設計,加上也想體驗在歐洲工作跟生活,因此放棄已在美國累積的資源,飛去倫敦加入札哈事務所。加入前,我從不在平面上畫自由的曲線,但加入團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模仿跟理解札哈怎麼思考空間,從中認識其空間的流動性。第二是學習札哈對建築的態度,她時常告誡我們為了設計必須堅持不能妥協,就算業主威脅要撤案也不能,因此事務所有一種獨特的氛圍,會吸引全球各地多元的人才加入,每個人都對設計非常執著,都是偏執帶有完美主義的人,會主動加班要把事情做好,都覺得自己最厲害,在這樣高度競爭又要合作下,我認為這是札哈事務所創作能量的來源。

除此之外,提供了資源豐碩的成長平台,我曾設計一座位在杜拜的案子,顧問來自全球的頂尖專業者,如結構、機電、燈光等,材料也都是從全球挑選,會飛去德國選玻璃帷幕,去義大利挑石材,讓我理解到建築是沒有邊界的,沒什麼是不能做的,給了我信心去面對未知,有耐心願意花時間跟心力,去突破限制。回台灣開業後因為建築設計跟營造環境落差太大,前三年我都在調適自己面對這不同的文化衝擊,但也因在札哈事務所的訓練,給我自信覺得沒什麼問題不能被解決,我認為真正困難的是切入設計時的角度、高度及廣度,能否找到新的事情、新的觀念,而不會再拘泥於技術面。



許勝閎:共居之家是針對年輕人或比較有個性的族群,但大部分住宅的委託業主,為讓空間好銷售或出租,都會希望把使用對象擴展的越寬越好,你怎麼跟業主溝通,接受這樣的設計?再來,共居之家的樓梯讓我回憶起小時候住在公寓的記憶,那時鄰里關係比較好,在樓梯間相遇會互相打招呼跟照顧,但今日人跟人是越來越疏離,出門還會刻意避開鄰居,但共居之家卻將樓梯設計為這些家戶的共有空間,這個策略的由來是?

彭文苑:當時屋主只有一個條件,就是希望能分層出租,我設計時確實是想針對年輕人,但沒有設限是要有個性的,因此樓梯一開始就是切入的重點。我並非台北人,搬到台北後確實感受人比較冷漠,雖然公寓門是對開,但鄰里會卻刻意避開同時開門,樓梯間也往往是陰暗的,作為一位異鄉人就想去改變這件事,所以第一個想法是將樓梯變成回家的小徑,讓回家過程像是串門子一般。再來,我認為台灣人對樓梯是有特殊情感的,這跟每個人成長背景有關,所以在客觀或主觀下,將樓梯變成重要的切入點,讓每一戶跟樓梯、跟外部環境的關係緊密,最後樓梯架構完成,其實設計基本上也做完了。

我認為因共居之家的自明性夠強,才能吸引到有相同價值觀的人進來,因只有五戶不是五十戶,我就跟業主討論並不需要去取最大公約數,反而應挖掘這棟建築的價值跟生活態度,讓有相同價值觀跟態度的人主動過來,再透過業主篩選租客,所以居住在裡面的人彼此會有共鳴,互動也良善,讓樓梯變成回家的路徑,也成為鄰里的小客廳。我認為這是都市小尺度基地更新的一種新可能,透過設計將屋主的期待與基地鄰里的特質表現出來,雖然付出的成本會高一些,但完成後的租金也較好,因年輕一輩開始願意花較多的錢,選擇符合他價值跟需求的房子,這對建築師來說是很好的世代,透過設計把好的種子撒出去,生活品質跟都市環境將逐步改善,讓更多人知道生活是有另外一種可能的。

王進坤:文苑於得獎感言時提到:「參加競賽不是為比第一,而是在比某種價值的探討,透過「獎」來激起對這個價值的討論跟對話。」確實觀察本屆得獎作品,展現非常多元的面貌,尤其在單棟住宅上業主越來越願意接受新的想法,去打造屬於自己的住宅。但集合住宅好像比較難達成這件事情,你認為未來集合住宅是否有機會去改變?不再以最大公約數為考量?

彭文苑: 私人集合住宅牽涉大經濟成本,包括土地、營建、銷售等,再加上利潤,風險相對是高的,因此會採工業規格化的方式,讓每個人能買到符合基本需求的房子,在這樣的架構下建築師能做的不多,可能要仰賴法規鬆綁才有機會。不過在經濟規模較小的住宅案裡,若遇到合適的開發商,是比較有機會嘗試新的,像我就會提兩個方案,一個是市場取向,一個是展現生活態度的,讓開發商去選,知道還有另一種可能。想要改變,就必須去理解開發商的語言,然後用這個語言來溝通討論,持續努力嘗試,相信會創造更寬廣的可能性。再來的關鍵是使用者,當每個人都想要新的居住可能性時,開發商必然需要因應而開始改變,因此像「台灣住宅建築獎」是重要的,透過辦獎、辦講座將這些新的可能推廣給大眾,知道其實是可以選擇的,慢慢會改變台灣住宅建築的生態。





張景堯:開發商確實很難撼動,但不去推動就永遠無法改變,像我在台南「平均律」一案裡,就說服業主接受零公設的想法,將地面層不設圍牆的打開,透過大水池去區隔內外,同時調節微氣候,而這些都是開發商跟代銷害怕的,安全上怕外人跑進來,銷售上擔心沒有賣點,但其實只要持續溝通是能獲得理解的,因此該堅持時必須堅持。我認為不僅業主在選建築師,其實建築師也可以選業主,去選能溝通且理念重疊者一起合作。

王進坤:文苑提到進入扎哈事務所前是不會用曲線的,但今日許多作品裡都有曲線,請問曲線對你及空間的意義是什麼? 

彭文苑: 大家都習慣直線的拼貼跟架構,對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的黃金比例都有很強的感受,但卻沒辦法區分曲線,我在扎哈事務所學習到每個人的曲線都不一樣,當我發現這件事之後,開始能感受曲線的速度感跟特性,所以會把曲線放到建築裡,這不是為用而用,而是因曲線會讓空間出現一種感性、模糊的存在,讓空間產生流動,讓介面開始有層次,感知上有序列,讓空間開始柔化。

我也有個問題想請教張景堯建築師,就是不論單棟或集合住宅,當住宅與其他不同類型的建築物,在同一個獎項競賽時,你擔任評審時會用什麼樣的角度去做評選? 

張景堯:我評選的標準,就是建築師有沒有提出專業的看法,去解決問題並滿足業主的需求,至於類型是住宅、學校、圖書館,是私人還是公共對我並沒有太大差別。確實擔任評審的經驗裡,有一些評審會比較重視公共性,或因較少接觸集合住宅,導致最後仍以公共工程建築得獎為主,還好有台建跟上圓合辦的「台灣住宅建築獎」去平衡。

我設計住宅時,是從居住的「人」去思考,不會從銷售的角度去設計,像不要公設就是從使用者跟管理者的角度出發,因公設的維護管理非常困難,有公設其實是站在銷售的角度。單棟住宅因商業性的介入較少,建築師的主要工作就是幫業主實現夢想,所以比較能發揮,但集合住宅其實也是一樣的,每位來看屋的人都在找能打動他的房子,但可能因對居住空間的想像比較少,或市場上提供的類型不夠多元,導致變成用比較的方式在找房子,比A住宅有什麼?B住宅有什麼?因A住宅有比較多,所以買A比較划算的方式,卻沒想過交屋後這些公設都是自己要負擔的。我相信持續去推動,是會讓整個住宅市場改變。



圖片提供:行一建築 
攝  影:李易暹攝影工作室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