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02.Nov.2022
NOT PURE
traa第八屆台灣住宅建築獎得獎作品分享講座─側記
活動訊息


【講座簡介】
2019年大林工作室前後設計了兩棟家屋;一棟是既有房子的修建工程,一棟是新建工程。覺得有趣的是--現在將這兩棟皆已完成的家屋,放在一起對照觀察。對所處的環境、家庭成員的關係,這兩種看似不相干的因素,卻都是這兩棟家屋的設計所回應的。藉由這次的講座,與其是單方面說明house 1的設計,我們更想分享一些在接受事實之後默默向前所發現的事物。




時間:2022年9月17日14:00至16:00
地點:上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主講人:林佩蓉/大林工作室主持建築師
與談人:林舜龍/達達創意股份有限公司藝術總監
    鍾九如/上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主持暨撰稿:王進坤/台灣住宅建築獎協會秘書長

本次對談完整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m2lR2gKmcp4

House no.1完整報導
https://reurl.cc/DXvnOd

林舜龍:作為非建築背景的專業評審,我審查的重點在於:第一是能否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第二是內部的家庭互動及與外部鄰里之關係,是否被妥善考量;第三則是內部空間是否被細膩的安排。而House no.1回應了每一件事,從壓縮的入口進入然後尺度拉高,我認為跟安藤的住宅有點像,但又很不一樣,都創造令人驚豔的空間感。請問建築師是怎麼跟業主討論,讓他接受這個方案,因為House no.1的設計是很前瞻跟現代的。

林佩蓉:業主本身是做鷹架工程對空間有概念,所以在圖面跟3D模型的討論很順暢,方案提出後業主當天就同意了。反過來說,另一個住宅案「XX」則因業主不具相關背景,是花了較多時間來回討論。設計的基礎就是回應業主的需求,只要提案是從業主的需求裡發展出來的,就算不是常見的設計樣貌,經過討論相信業主是能理解跟接受的。

林舜龍:講座主題「Not PURE」非常有意思,House no.1利用街屋的長創造了光影的變化,藉樓梯創造空間流動的狀態,由窄到開放,再到中庭的那一棵樹,營造出動人的框景,打造出框景中的框景。請問是怎麼去處理人在空間裡與框景的關係,以及框景跟框景間人的關係?

林佩蓉:我並非以框景去想House no.1,而是想創造雖然在室內,但感覺卻像在戶外,例如後棟面中庭處是採大面的鋁門窗而非RC牆,望向中庭的景色跟樹,是一種模糊邊界的手法。中庭地面採用磁磚,室內的材料與室外材料壁體的清水混凝土做平衡,是另外一種模糊邊界的作法。在前棟餐廳與客廳之間,原本擔心太過開闊會讓用餐者心裡較不穩定,有設計一塊垂版區隔,倒是有在思考框景的效果,但又怕垂版破壞空間的流動,因此施工到可見雛形時,發現沒有垂版也很穩定時,就沒有用。



鍾九如:House no.1與首獎「家+庭」跟另件佳作「共居之家」很不一樣,造型是採低調融入街區的手法,將重點放在內部空間序列的構成,創造令人驚艷的感受。不知道得佳作獎的感覺是?會不甘心嗎?

林佩蓉:2014年工作室成立後,參加過很多的競圖,是直到2018年以「OO」贏得北美館的X-site後,才開始漸有人認識,我想參加競賽一定有輸有贏,以第一名為目標是比較讓人疲憊的事,尤其建築已經完工了。我們很開心House no.1這次獲得佳作,因這棟住宅並不適合所有人,作為設計者我也不覺得這個空間的生活方式適合自己,因長大後我離鄉求學跟工作,跟家裡的關係沒有那麼的緊密,而且不論父母或小孩都會希望有獨立的生活空間,因距離會產生美感。這次我竟能設計一個與我對家庭價值不同的房子,原因就在於是為業主黃先生一家,去設計符合他們理想的家庭空間。作品完成後,還會花心力整理去參加競賽的主因,是覺得這個作品有點意思,想跟大家分享,也希望能得到一些不同觀點的回饋,當然有正面也會有批評,因這就是一個雙向的事情,所以我從未抱持非贏不可的心態去參加競賽。

林舜龍:我認為這是男性跟女性的不同之處,男性比較外顯,女性則比較內斂,多了點柔軟跟包容性。House no.1的建築表情、尺度跟材料都非常的細膩,與鄰里的關係融洽,是身為男性值得學習之處。

鍾九如:本屆決選評審林友寒對House no.1下的評語是「親密的客氣距離」,創造出具備眾多可能性的中庭,但也被其他評審質疑是走在建築法的灰色地帶,面對這個質疑妳怎麼看?

林佩蓉:確實有些取巧並得到現代科技的幫助,讓中庭上的大面玻璃可以完全打開跟收起,而這是我綜合考量基地條件跟業主需求,決定要打造一棟屬於鄉間的房子後做的決定,但我不會鼓勵大家學習這個做法,並且也相信應會有更好的方式,下次我再面對長條街屋時,一定會有不同的解決方式。這個手法很激烈,但我相信未來業主絕對不會在中庭裡面去加蓋,因為這空間對他們一家人太重要了,像這次講題「NOT PURE」,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做設計時也會嘗試非常多的方案,不斷的來回檢討,去試著找最好的答案。



林舜龍:創造不會是循規蹈矩的,一定是不斷在突破限制,因此在藝術創作裡,永遠是右腳站在既定框內,但左腳已跨出框框是在懸崖的外邊,創作者是在找平衡,我認為House no.1就是個很好的範例。舉台北寶藏巖為例,那是一個非常有機的居住環境,在今日法規上是不可能成立的,但卻充滿了生機、溫度,有著濃厚的生活感,因為居住還是跟生存、生活及生命綁在一起,而這些都是在法規之前的。

王進坤:寶藏巖是一個很好的案例,但回顧其歷史的生成原因,是一群被軍方默認的外省人進駐,共同建造了這個居住環境及共同的生活價值,所以才能維持這個生活樣態,若沒有共同的生活價值,也沒有法令規範,我想寶藏巖的生活空間跟鄰里關係應該很可怕。

鍾九如:公部門最關注的就是安全,當遇到火災、地震或颱風等災害時,救援系統可以最快的進入救護,這跟建築師是由使用者需求跟創造空間氛圍出發是不同的。

林佩蓉:安全絕對是建築設計裡最核心的事,是不會做危害到安全的事。我相信House no.1就算把玻璃罩子拿掉,仍會是一個美麗而舒適的空間。此次把House no.1跟XX放在一起談,是因這兩個作品都在談安全感的建立,及探討空間的可能性,摒棄鐵窗用幾何跟科技手法去滿足,也都是跟業主縝密的討論後才決定的平面,像XX的業主就完全能接受那個進不去的銳角,認為很美並不是個問題。House no.1被人拿去跟安藤忠雄的「住吉的長屋」比,我沒去過這個案子,不確定它的長度與寬度。我的設計手法是在回應基地跟業主的需求後出現的,所以要談這兩個案子,是不可能把業主抽離的,都是跟業主共同激盪出來的。今日資訊的流動非常快,要開拓可能性其實非常的困難,但如同我在最後提出了西澤立衛的森山邸,這麼pure的作品來做not pure主題的結尾,乍看之下有點荒謬的,原因是在十五年前那個作品所帶給我或者說是世界的住宅一種不可能的突破,藉由建築人跟人的關係與距離重新被探討與定義。



鍾九如:妳的得獎感言最後提到House no.1超越了你在圖紙上的空間想像,我想這是每位建築師都在追求的,尤其建築又是一門辛苦的行業,許多年輕的建築師因無法忍受而離開,跑去做室內設計或其他領域,能否分享給年輕建築師,妳一直堅持在建築領域的原因?

林佩蓉:其實我沒有答案,大學原本學的專業是化工,是畢業後覺得既然工作要做一輩子,那一定要選喜歡的,才決定轉換進入建築,也有先做過功課,知道建築不是個輕鬆的行業,當時我也不確定自己是否具備設計能力,但就是抱持著試看看的態度,最後申請到國外的學校,學習的過程中也沒有令人驚豔的作品,並遇到很多優秀的同學,但也沒有因刺激而離開,畢業後就投入職場至今,可能是因為身為女性,較沒有被賦予使命或責任的枷鎖要去追求。

王進坤:請問妳有一個堅持設計理念有抱持一個理念或態度,然後以此來設計嗎?

林佩蓉:我不會先設一個前提去設計,若真的要說有那就是很重視室內跟室外的關係,讓人在室內是可以感知到室外的。再來就是我希望可以保留空間或建築原本的個性,像是在長型街屋裡讓人可以感受到那個「長」,讓空間的性格仍然存在,這是我追求的,相信空間有很多可能性,不過到現在我其實還在摸索。



圖片提供:大林工作室 
攝  影:李易暹攝影工作室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