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註冊
黃長美/黃長美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台灣住宅建築獎」十二年
「台灣住宅建築獎」十二年
其它



台灣住宅建築獎從2007年開始舉辦,迄今已第六屆了,筆者有幸每屆都能參與其中,乃藉此機會回顧12年來這個獎項所揭露的訊息與帶來的改變。


    台灣住宅建築獎從2007年開始舉辦,迄今已第六屆了,筆者有幸每屆都能參與其中,乃藉此機會回顧12年來這個獎項所揭露的訊息與帶來的改變。

一、「台灣住宅建築獎」創立的時代背景

  住宅雖然是與所有人關係最密切的建築型態,但長久以來幾乎都由建設公司主導,商業利益色彩濃厚,不但多數購屋者無法對居住品質多所要求,建築師的理想也無從發揮,而住宅所獲得的專業關注、論述與投入更是稀少;台灣建築界較有公信力的獎項:「建築師雜誌獎」與「遠東建築獎」均偏重於公共建築,住宅建築似乎只有偶而陪榜的份。

  因此,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乃籌畫舉辦兩年一次的「台灣住宅建築獎」,其評選宣言中的一段話揭示了這個獎項的目標:「特別鼓勵兩種方向:其一是居住行為的根本性思考,其二是對現況有前瞻性與突破性的貢獻。」當年認為這個標準似乎有點高,沒想到十二年下來,幾乎已達到了我們原先認為不可能的任務,對業界也有正面的能量提升及良性的循環作用。

二、歷屆得獎作品中顯現的居住美學

  住宅是個人心靈情感寄託之庇護所,家庭情感交流與關係提升的容器;而集合住宅則是都市組成的基質,鄰里社區關係交流的發生器,多年下來,可看到得獎住宅作品除了滿足基本生活的舒適與方便外,已將其價值擴展到社會、都市、環境、自然及生態等各面向的考量與結合,以下舉例說明這些得獎作品的嘗試與突破。

 

1.生活的本質與空間的可能性

  第一屆得獎的「碧波飛」格局跳脫既有連棟建築的框架,封閉但富於變化的高牆塑造了質樸低調的外觀,區隔了外在不佳的環境;刻意留出的中庭,讓所有的空間向它環繞聚合,創造出內聚而親密的居家空間;對生活深刻而細膩的考量,增加了空間的可能性:樓梯、平台、廊道空間漫流釋放出來,成為生活停留的逗點,增加了空間的質感和層次,使得集合住宅也能有獨棟別墅的品質,讓人定居其中。
  隆大「鳳凰菩提」,於連棟住宅的設計上做了一個切縫處理,不但獲得形式的突破,對通風採光與空間層次都有所助益,加上手法精鍊細緻,使得面積不浪費的同時,兼具良好豐富之空間品質。

  「先得月」與周邊環境充分的對話,設計者說服業主採取不同於一般集合住宅產品的型態與梯廳空間。

  「墅花園」巧妙的利用形狀惡劣的基地,其中間巷道花園空間品質甚佳,尤其廚房面向花園的大片玻璃,對鄰里親子關係增溫的意圖獲得讚賞。

  「交疊之屋」突破住宅樓層的限制,採用錯層設計,希望有兩代甚至三代同住,各自保有私密與活動空間的嘗試是得獎因素之一。

 

2. 傳統的延續與轉化,

傳統的合院空間在設計者的巧思下,開展出不同於傳統的新氣象:

  「阿蓮鄉鄭宅」對合院意象有著不落俗套的詮釋與呈現。

  「何必館」採用合院的架構與配置,並將其轉化為社區凝聚向心力和與環境相「合」的精神。

  「永和堂」根據業主與環境的特性,在老街區中將傳統木構建築打造成適合現代生活需求的舒適空間。

  「進之宅」對於「進」的轉化賦予合院空間新的定義與可能。

 

3.都市與環境涵構的反應與對話

  建築師都有炫耀作品的本能,然而,都市不是建築的超級市場或展示台,過於突出的建築可能變成突兀,反造成都市景觀的混亂;對於周邊環境的考量已經愈來愈成為設計的基本態度。

(1)都市涵構的對話

  「泰安連雲接雲樓」對周邊都市紋理的反應,在立面陽台上開始種植喬木。

  「移動光城」在捷運共構宅中,建築師努力去爭取說服捷運局更改原設計,讓居住者有更好的方便性與隱私,達成雙贏的解決方案。

  「All in One」中間留設的虛體與對面道路的對話。

  「墅建築」對基地外部的轉角與路衝作出不同的格局,將街屋處理成別墅的品質。

(2)自然環境與物理條件的反應

  「何必館」把髒亂的周邊變成宜人的河景,更將其綠意引入成為自家舒適的空中庭園。

  「大平窩村」保留現有的野溪、水圳,利用其環境的特色塑造成彷彿現代桃花源般的生態社區。

  「Street Canvas」充分利用街巷中通風、採光又兼具私密的設計手法。

 

4.社區鏈結/鄰里關係

  集合住宅最被人詬病、不易照顧到的就是社會性與鄰里關係,很高興近年來業者或設計者對此議題已做出考量與反應,公共設施愈來愈多樣化與受到重視,也有舉辦各種社團活動、配合年節作出各種裝置等,社區精神成為打造社區價值的利器。

  「All in One」整個一樓空出來,成為社區的活動空間,並在頂樓開闢社區菜圃,提供有機蔬菜的同時也連絡居民彼此的感情。

  「大平窩村」的自然農園、樹屋、大灶、生態池、環村步道,在在創造了人與人接觸的機會,也讓社區群眾生活有了多樣的支撐點。

  「墅建築」在有限的基地中,將後巷簡單倒垃圾的動線轉化成社區中有質感的人際互動空間。

 

5.對自然與生態的重視

  成功的綠建築不是指標或計算數據,而在於是否真能增加人與自然與植物的鏈結。

  「墅建築」把水平的庭院綠意轉化到垂直層次上。

  「何必館」刻意留出大面積的露臺,營造成舒適的空中庭園。

  「大平窩村」的自然農園、樹屋、生態池。

  「若山」生態植栽、垂直綠化、空中花園之極致表現。

 

6.從生活的容器到生命的延伸、道德信念的呈現

  住宅的極致,在於它超越了有限的實體,展現精神層面的價值。

  「禎祥之家」使得一棟設計精良的住宅不只是讓人住了舒服,更可以對居住者生活方式與態度造成良性的影響 !

  「剩閒居」,設計者兼居住者輕鬆自在地從空間、材料、到工法,貫徹他的生活態度、信念、與實驗精神,將[後山]種種不利的條件克服,轉化成為融合在地環境,兼具品質、經濟與創新的優越性,

  「進之宅」利用極低的預算,簡單的空間、材料、光線塑造出令人驚豔的禪意空間。

三、從得獎作品看近十二年來台灣居住美學的改變

  猶記得剛開始住宅獎的入選作品不可避免地有豪宅的影子,因為住宅作為商品,其精心營造的設計品質、美學價值,多被開發商轉嫁為消費價格,但住宅的社會性與常民性仍是評審們所在乎的,所以有高級音響室、自動洗牌麻將桌的作品只不過開了評審眼界,與得獎似乎沾不上邊;也有入選為世界Top 100 的作品,因為居住者甚至不敢自作主張擺放家具,而只獲特別獎的例子。

猶記得住宅獎剛開始時,作品呈現出來對設計品質的努力明顯的有南北差異:北部因為住宅好賣,建商對住宅的設計內容反倒不如中南部來的重視,設計者只能著力與對材料的掌握、細部的考量、監造的堅持,或是對生活行為與設備的細節之照顧,但到了後期,這項差距慢慢縮小,甚至第六屆集合住宅的現勘作品有七成都在北部,明顯可見其中的轉變。

  從歷屆住宅獎的作品中,也可看到近十年來居住美學的演變和提升:從一開始對於生活面向的細膩考量、空間美學的豐富層次、到格局的突破,反映了我們起初所揭示的第一個目標:「對居住行為的根本性思考」已初步獲得成效,到了中期則明顯可見其對周圍環境、都市做出反應和對話,也努力運用各種手段重拾都市中社區與鄰里的關係,並追求自然、生態、綠意,在時代潮流中朝節能減碳的發展;到了第四屆,住宅設計已經呈現出不僅只是滿足生活了,設計者要引導、啟發他們對生活的渴望,往更好的生活邁進,生活被重視與珍惜,住宅成為個人生命的延續,可以被傳承。更可以塑造其中的居住者,可說達到、甚至超越了我們設定的第二個目標:「對現況前瞻性與突破性的貢獻」。

  另外,我們也很高興的看到許多年輕建築師憑著熱誠與理想,完全不計成本的投入,以及設計者對於材料、細部、工法更多的掌握與展現,這些都可說是加速住宅成優化熟的催化劑。

四、試論住宅獎評選的核心價值

  十二年來,儘管每屆評審均不相同,不約而同有一些共同的價值取向:

1.創新

  創新原本就不容易,而我們在乎的創新,又不只是格局做法的創新,更是對自己作品的創新,許多優秀的案子一期獲得大獎,二期卻常常卻連現勘的機會都沒有,都是無法超越從前的自己,或是僅複製或是小幅改善原有作品而未有突破的。

2.限制與突破

  造價高雖然容易得到好品質,卻不容易得到評審青睞,愈是限制條件多(尤其是預算)而有相對解決與突破,愈能得到大獎,如「彰化鄭牙科」在極小的基地(面寬4M)內,用極少的工程經費作出極大的設計密度,尺度拿捏精準,不做作或瑣碎,又對城鎮涵構有所反應;「剩閒居」、「進之宅」也都是以極低的預算、有限的材料、簡單細膩的工法,克服困難而能達到高品質的空間需求,使人驚艷的。

五、結語

  回顧這十二年來,我們除了高興住宅獎造成的正面能量外,實在要為這些優秀的建築從業者鼓掌,因為除了實現理想的勇氣與能力之外,他們更有挑戰執行的堅持與毅力;展望未來,我們期許期待這些好的設計發想與落實發酵更發酵、擴大更擴大!讓住宅規劃不僅侷限於形式邏輯的探索,而是走向更豐富、更深刻的本質,進而提升常民的居住美學,帶出人們更美好的明天。

回列表